■衡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顏艷妮
4月29日上午9點30分,衡南縣譚子山鎮(zhèn)蓮塘村村民委員會,剛剛完成安全生產隱患例行排查工作的村干部黃小峰,回到了自己的辦公位置上。
就像村委會門口今年大幅“瘦身”后的牌子數量,黃小峰面臨的不必要工作負擔也大幅減輕,她得以把更多精力放到實務上。
“以前大家都被各種材料和報表‘捆’在辦公室里,哪有時間去村子里走!”回憶起基層減負前的工作狀態(tài),黃小峰深有感觸。
有著相同感受的,還有衡南縣譚子山鎮(zhèn)蓮塘村黨總支書記、村委會主任周超。
“每迎接一次檢查,大伙就忙著制度上墻、掛牌子、做資料。村支“兩委”7個人,每天光是填表、迎檢查就忙得腳不沾地。群眾想辦點事,我們連坐下陪著問情況的時間都沒有?!敝艹硎?,最忙的時候,僅一個上午的時間,他就能接到20多個工作電話。
周超的“吐槽”,也戳中了許多村干部的痛點。為破解基層治理“小馬拉大車”突出問題,去年以來,衡陽市委組織部通過大力壓減督查、檢查、考核等事項,深入整治“指尖上的形式主義”,清理規(guī)范各類村級掛牌、標識標牌,關停整合各類政務App、工作群組等多項舉措,為基層釋能減負。
改變從“摘牌子”開始。市委組織部集中開展掛牌清理專項行動,逐村指導驗收,推動全市2779個村(社區(qū))對標落實省“3+5+5”掛牌要求,無關掛牌全部整合或取消。
“沒減負以前,最多的時候5個辦公室掛了10多塊牌子,我們辦公室門口的左右墻面都掛滿了?!敝艹f,牌子掛上后,填報表、搞活動、迎檢查等一系列工作也接踵而至,讓人應接不暇。
如今,蓮塘村村民委員會辦公室外,“退役軍人服務站”“河長室”等牌子被逐一摘下,每個辦公室門口只有1塊牌子。
“今年牌子被摘下后,來自不同部門的重復性工作進一步得到整合,材料報送、活動安排、迎檢考核等事項大幅減少?!敝艹f。
牌子少了,擔子輕了,更關鍵的是“指揮棒”變了。過去,村級考核“上面千條線,下面一根針”,文明實踐活動、鄉(xiāng)村振興、森林防火……諸多考核層層加碼,每項都規(guī)定要拍照留痕。
“過去巡河的時候,到了河邊,我要拿出手機定位打卡,沿著規(guī)定的路線巡查,并且要巡滿一定時間。”負責河長制工作的村干部周柏順告訴記者,今年,這些“過度留痕”的不合理要求被一一取消,也不再強制性考核排名,“工作做起來靈活多了”。
原來,市委組織部通過召集市直相關部門和縣鄉(xiāng)兩級反復研商、逐一比對、形成共識,推動取消省級57項、市級11項、縣級4項村級不應承擔事項逐項落實到位。目前,已全面取消市級層面對鄉(xiāng)村兩級考核,市級考核事項精簡率達78.4%。
為基層減負,最終的落腳點還是在于打通服務群眾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原先,農村住房建設審批流程,光是村里的初審就需要填寫14張表格。嚴格落實基層減負后,村民只要填個申請表,在家里等通知就行。
譚子山鎮(zhèn)蓮塘村村民周亮告訴記者,現在自己只要提供身份證給村里,幾天時間審批程序就全部完成。
“減負后,我們下村走訪群眾的時間越來越多了。”周超笑著說,自己現在每天都會去村里走走,在宣傳政策的同時,了解老百姓的心聲,為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。
編輯:唐錦
責任編輯:魏臻臻